“第一个孩子喝的牛奶有问题,其他也喝了牛奶的学生在受到同伴动作、语言、表情的暗示后,觉得自己也开始出现问题。”龚梅恩介绍,群发性癔病是一种因精神或心理因素而导致诱发的精神性反应,虽然“患者”主诉有一系列不舒服,但这些在临床上只是精神症状,检查后不会发现任何器质性变化。而癔病为何会出现呢?主要是因为在某些紧张、刺激性的氛围中受到了暗示而引起。
专家话你知
自我中心、爱幻想人群易患癔病
据了解,近年来各地接种疫苗后发生群发性癔病的报告增多。龚梅恩说,接种疫苗后群发性癔病的表现比较多样,有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内脏方面的紊乱等。群发性癔病的最大特点是暗示性强,在他人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启发下,或者看到某种事物“触景生情”,相互影响,诱发症状。但绝大多数人的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运动障碍持续5~20分钟,精神、感觉障碍持续10~30分钟,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可达1小时或更长。
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但同样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以及暗示,为什么有的人没事,有的人就有癔病呢?原来,有“癔病性格”的人更容易受暗示而癔病发作。
龚梅恩说,情绪变化大、缺少坚定理智、意志不稳定、幻想多、易冲动、自我中心等都属于“癔病性格”,有这些性格特征的人容易受到精神因素刺激或他人暗示而癔病发作。从人群上来说,年轻女性和儿童是高发人群,因为年轻女性易于情绪不稳和感情用事,而儿童幻想多且易受外界暗示和影响。特别是儿童,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身体、知识全面增长阶段,生长发育尚未成熟,对事物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所以当应激因素突然出现,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或暗示时易发生心因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