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奶粉业巨头圣元公司日前宣布,捐助1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婴幼儿“性早熟”专项基金,与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合作探讨“性早熟”成因,将现今已掌握的科学概念、预防手段传播普及给广大的中国父母。
圣元的动机直接源于今年七八月间的“圣元奶粉致婴幼儿‘性早熟’事件”。8月15日,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婴幼儿“性早熟”与圣元奶粉没有关联。
扮演了一次“窦娥”的圣元,沉冤得以昭雪后,立即宣布涉足婴幼儿“性早熟”研究,展示了一个责任型企业应有的姿态。
但传言带来的伤害已无可回避。国产奶粉能否在“后三聚氰胺时代”再次渡过难关?“性早熟”事件无疑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坎。
“国”退“洋”进
上海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上海关区乳制品进口平均价格持续高企,7月份当月创28个月来新高。去年4月开始,上海关区乳制品进口平均价格进入上行通道。至今年7月,关区乳制品进口平均价格已创2008年4月以来的新高,达到每吨2702美元,上涨70.8%,这是今年以来关区乳制品进口单月平均价格首次超过每吨2478.1美元的2008年月度均价。
而另一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档婴儿配方奶粉的市场销售规模已达到50亿元左右,洋奶粉占据9成以上份额。仅美赞臣、雅培等四大洋品牌就占有60%的市场份额。从2008年到2010年,洋品牌的奶粉每年至少提价一次,最高涨价幅度累计62%,年平均涨幅达15.5%。今年以来,自雀巢率先领涨5%~10%之后,美赞臣在春节前后提价8%。目前,雀巢已宣布从8月1日开始部分奶粉、液态奶上调价格,平均增幅近5%,这已经是今年以来洋奶粉第三次大规模涨价。
洋奶粉耀武扬威的同时,是国产奶粉的节节败退。
2008年前后本来有望成为国产奶粉与洋奶粉抢占市场份额的“分水岭”——当时的圣元已经占到市场份额的10%,洋奶粉败象初现。但三聚氰胺事件让形势急转直下,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降至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