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脑膜炎可能造成的严重疾病威胁,脑膜炎组织联盟(CoMO)于2009年发起首个世界脑膜炎日。今年的4月24日,是第三个世界脑膜炎日。
真实案例
案例1:某男童病例扫描:3岁,因“反复发热2月余,再发热伴呕吐”入院,体温39℃,在当地医院治疗1月后出院。之后患儿开始出现后颈部疼痛,呕吐伴发热。 再次入院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头颅CT显示脑积水。血培养、脑脊液培养肺炎球菌均为阳性,确诊为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入院第5天出现频繁抽搐,呼吸急促,病情逐渐恶化,于入院第12天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2:广州某医院收治罹患肺炎球菌脑膜炎的刘姓幼儿,其初期症状是发烧;其后反复发热2月余,并伴呕吐、被送至某儿科医院后转入ICU病房,病情不断恶化,入院12天后生理反射消失,脑功能衰竭,最终家长要求放弃治疗后死亡……
案例3:如北京某医院收治的14月龄大的李姓宝宝罹患肺炎链球脓毒症,肺炎球菌脑膜炎住院45天后出院,但是智力和运动方面均留下严重后遗症,目前仍在康复治疗……
脑膜炎:婴幼儿和儿童患病机率更大
2011年4月24日是第三个世界脑膜炎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积极行动,以提高公众对这种广泛传播并易造成灾难的疾病的认识,帮助预防脑膜炎并改善对那些患有脑膜炎后遗症的人们的援助。
脑膜炎是指脑膜和脊髓膜出现的可能致命的炎症,这种疾病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它可以威胁生命,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得脑膜炎,但是婴幼儿和儿童患病机率更大 。
案例中的三个病儿罹患的都是肺炎球菌脑膜炎——最为严重的脑膜炎之一。全球肺炎链球菌专家委员会(PACE)成员、亚洲儿科感染疾病学会委员、中华儿科学会呼吸学组顾问、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杨永弘教授说:“肺炎球菌是引起小儿细菌性脑膜炎中很严重的一种,很容易导致儿童死亡。在幸存者中常可造成终身残疾的后遗症,如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其比率也比其它二种细菌引起的脑膜炎高。还有一些后遗症,如癫痫等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和行为发育。”
据调查,在肺炎球菌脑膜炎幸存的儿童中,有19%存在智力低下,17%-31%存在耳聋,15%会发生癫痫,11%发生瘫痪。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肺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高于其它常见致病菌,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