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一路说,快到家门口,妈妈突然对我吼了一声,‘你能不能让我清静一会儿!’我怎么知道妈妈今天心情不好?”
问题症结,这是件好事。父母之所以觉得烦,除了他们自身的情绪起伏外,也跟他们认为孩子的讲述没有提供“有效信息”有关。很多妈妈头疼于孩子“话太多”,滔滔不绝,但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其实这与家长的引导无方有相当大的关系。耐心倾听是基础,只要在倾听的过程中抓住一两个点,就能将话题引入有趣的“频道”;这样有意识地引导一两年,孩子的讲述就会变得有条理、有重点、有趣味。
比如爬软梯的话题,妈妈可诱导孩子仔细回忆站在软梯上的感受,“有没有小朋友喊加油?”“在下面保护你的老师是不是很紧张?是不是对你鼓励地笑?”如此,不仅教会孩子坚强、有勇气,懂得感谢他人的帮助,也教会了她细致观察生活中的变化;这不只是对孩子品性的锤炼,对她的语言表达和未来的作文表述,也有裨益。
沟通大堵车之三“大喇叭”,把我的秘密传扬得到处都是
孩子的心声:“我跟妈妈说,我喜欢班里的尤莉莉,长大后要找她做女朋友。我妈听了大笑。我求她别对别人讲,还拉了钩,结果怎么样?现在连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都知道了。哼,我再也不和她讲我的秘密了。”
问题症结:4周岁后,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都在觉醒,他愿意告诉你一部分对他而言“至关重要”的消息,是希望你理解他、同情他、谅解他,当他的同盟军。如果做父母的,仅仅把孩子当作“有趣的玩偶”“出乖露丑搞笑的小人儿”,到处传扬他的“精彩事迹”,孩子就会很受伤,僵局也就这样出现了。
面对这种情况,一位妈妈的做法是,说“妈妈不是有意的,但妈妈知道这让你伤心了,妈妈愿接受惩罚,你要怎样罚妈妈呢?”
结果儿子罚妈妈做了5个仰卧起坐,做完两个人就和解了。下次,当妈妈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时,儿子就会拉拉她的衣襟:“你又想做仰卧起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