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差别 能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竞争力
日本坊间曾流行过这么一句话:一流产品在国内,二流产品往欧美,三流产品销亚洲。日本神户大学教授石原享一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说法是美国政客和记者在1985年提出的,那时中美在对日贸易中处于贸易赤字时期。
当时谣传,日本为了进入生产标准较高的欧美市场,将国内生产的一流产品销往欧美以及内销,而将稍微次一些的产品在“入门等级”较低的中国销售,但是这种说法在当时已经被日本通产省全面否定了。
尽管如此,这句话还是会让中国人听了心里不舒服。石原教授告诉记者,日本的家电和汽车生产者在这方面多少有些反省。到如今,日本总公司在管理设计、部件、原材料、样式设计等方面,严格限制着质量稍差的产品出口到国外。
结果,日本的产品质量虽然好,但是因为成本高,价格就上去了。最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东南亚各国的市场上,日本的产品已经在价格竞争中慢慢输给了韩国同类产品。
因此出现了让日本生产者削减不必要的部件和规格来降低成本的建议。
追求各自利益 标准成挡箭牌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在涉及保护消费者权益问题上,美国政客也曾对中美市场采取双重标准。
报道称,时任美国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众议员的马克·柯克及华盛顿州民主党众议员里克·拉森,曾在2007年就中国制造的含有有害物质的商品销往全球一事,在私下场合对中方官员发出警告。
但是两年后,这两位议员再次来到北京。不过这次他们带来了截然相反的信息——一家美国大公司向中国各大医院出售的医疗设备中含有超出中国标准的有害物质,而柯克和拉森希望中国官员对此事“高抬贵手”。
在产品的要求上,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向中国玩起了“双面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