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幼儿同伴间交往的关注,笔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追踪观察,其中有这样一段观察记录:
大班幼儿自由活动时间,男孩明明把同伴宁宁的“飞机”机翼弄断了,宁宁找来了老师(明明低着头站在一旁)。
老师:明明,你又弄坏别人的东西了?你再这样以后就没有人和你玩了!
笔者上前:明明怎么啦?(老师走后)
宁宁:他又弄坏我的飞机了!(这时,一群孩子围了过来)
一名小女孩:是啊,明明最坏了,他以前还把我的布娃娃丢下楼!
一名小男孩:对,他不是好孩子,他以前还打过我!
另一女孩:他是坏孩子,有一次他把我画的画扯坏了!他很坏的!
这群孩子唧唧喳喳地向笔者诉说明明以前的“恶行”,这让笔者颇为吃惊,因为他们对同伴缺乏应有的宽容。笔者也留意到,当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同伴的认识时,很多幼儿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纪律、打人、不好好吃饭、被老师批评等等,对同伴的优点却很少提及。我们不禁自问:当幼儿满脑子都是同伴的缺点时,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幼儿期尤显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相处的时间则逐渐增加。相对而言,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往往更平等化,利于幼儿探索各种社会交往技能,但如果幼儿缺乏对同伴的宽容心,则会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无法宽容他人的幼儿往往会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宽容的幼儿则可能会感到受到排挤,对一直指责自己的幼儿怀有怨恨之意。长此以往,会导致班级内同伴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