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江西省某小学为了使学生口袋里的零花钱不乱花,办了个“儿童储蓄所”。该校在储蓄所“开了户头”的学生竟达90%,全校1000余名学生,存款额达4万多元。小银行成了大银行,教师们始料不及。
这个“纪录”后来多次被别的调查报告打破。
这么多钱哪里来?一是来自压岁钱。一到春节,孩子拜 年,长辈们为了表示对孩子的爱,出的压岁钱动辄上百无,仅正月初一这一天,不少孩子就成了“千元户”。二是来自“奖金”。二年级学生周某,期中考试语数均考了100分,他的父母、爷爷、妈妈层层颁奖,一次性得了奖金60元。三是来自平时数额不等的零花钱。
孩子手头有了钱,就想着花。除大笔的压岁钱上缴“家库”,其它基本上由孩子自行处理。
据北京市的调查,现在入幼儿园的孩子大约人均月消费已突破双职工户收入的50%;中学生更高,已达65%。
南方某省有个“大款”,一时高兴,把5万元人民币划入了还在读小学的儿子帐上。从此,孩子“牛”气十足。在家里,生活起居由保姆侍候;在学校,值日、作业雇人完成。结果这位原来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很快在学校里存款成了第一,学习成绩也成了第一——不过是倒数的。
结局被印度作家泰戈尔言中:“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永远不再在天上翱翔。”
家长们真的那么有钱吗?让我们来听听做父母的说法吧,“即使我们再苦点,也不能委屈孩子,不能让人家看不起。”原来大多是虚荣心在作怪。
很明显,用金钱刺激孩子的做法,只会使孩子滋生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处理得不好,孩子就会一切向钱看;就会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就会只想享有权利,不想尽点义务,甚至走上邪路。
如此的话,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很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手上丧失。
社会将进入21世纪,物质生活今非昔比,到底要不要讲勤俭节约?答案是肯定的。
怎样教孩子勤俭节约?我们先看看欧美国家的情况。他们的家庭收入普遍比我们高出许多,但是在教育孩子怎样节俭方面也可能比我们高明一些。
美国一些百万富翁的儿子,常在校园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纸、冷饮罐收集起来,学校便给他们一些报酬。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钱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要让八、九岁的孩子去打工送报挣零花钱,目的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作为礼物,并嘱咐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闯一闯。”“有钱难买幼时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后来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维在回首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父亲送他的最好礼物,它使戴维懂得了生活的艰辛,衣食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