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待儿童常常显得过分警觉,对环境中任何有关伤害性刺激的蛛丝马迹保持高度警惕,并作出迅速攻击,遭受躯体虐待或忽视的儿童还表现出较多的品行障碍问题、注意问题、多动、破坏行为、反社会行为等。其同伴关系也存在严重困难,这类儿童与同伴交往时表现出较高的攻击倾向。他们往往对小伙伴友善的接近报以愤怒和攻击,对同伴的痛苦常感到不快或愤怒而不是同情。另一方面,这些儿童表现出较多的社会退缩行为,特别是在陌生的同伴群体中显得社交技巧极端欠缺。高攻击性和高社会退缩,是受虐待(特别是躯体虐待和忽视)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两种典型表现,这类儿童也因此而遭到同伴的拒绝和遗弃,以致越来越深地陷入社会孤立的处境之中。
专家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种同伴关系的困难和社会孤立状态可能持续存在,从而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交友以及更好的融入社会,并从多方面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
■建议
从小加强防虐知识宣传
据了解,目前国内,对于受虐待儿童还缺乏一定的充足有效的救助机制,能够带孩子去找心理医生及时解决虐待带来的问题的家长还是很少,不妨多借鉴下国外的一些做法,如果邻居、老师发现孩子遭到家庭暴力,可拨打“防止虐儿会”之类的热线电话或报警,让社区政府、警方出门协助及时干预。还可成立以志愿者为主的防虐组织,希望有医务人员、心理专家、教师等人士积极加入,为受虐儿童提供医疗、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免费服务,同时与学校、幼儿园联合,在学生中开展防虐知识的宣传。戚元丽博士补充说,父母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还有母亲应从弱势角色转换过来,更好的保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