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秩序感的逐渐增强,或者是因为来自各方面的概念强化,孩子们的收拾意识不断加强,经常可以主动地收拾东西了。当然,也有新来的李阿姨的功劳。爱干净的李阿姨刚一到家,就趁着孩子们去幼儿园,给家里做了一次大扫除,收拾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爸爸带着孩子们放学归来时,苗苗一进门就说:“怎么这么干净呀!”相信此时,“干净”这个概念给孩子们带来了震撼性的冲击,强化了他们对干净的向往。
然而,虽然知道应当收拾东西了,但是孩子们还是常常不能及时收拾。经常是这边摆了一大堆玩具没有收拾,那边又开始玩新的了。看来,有必要让孩子们逐渐学会将不用的东西及时收拾好。
午饭前,豆豆、苗苗在床上、阳台上摆了一大堆车、积木不收,又开始在电视桌上玩起了过家家。爸爸看到便说:“你们是要请客吗?可是客人来了一看,呀,豆苗家怎么这么乱呀?都没有地方坐啊。”说着,爸爸就开始模拟敲门:“咚咚咚,豆豆、苗苗在家吗?我来你家参观啦。”豆豆、苗苗一听,马上开始收拾了。爸爸故意问:“你们在干吗呢?开门呀。”豆豆、苗苗一起答道:“等一会儿,我们在收拾呢。”……
该睡午觉了,豆豆却说:“东西还没有收拾呢。”爸爸说:“你们下午不是还要玩吗?玩完再收拾吧。”豆豆说:“下午玩的时候再拿。”爸爸一听,不禁感到惭愧,这么简单的道理,孩子都想到了,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于是,就招呼苗苗一起收拾起来。孩子们一边收拾,一边唱着巧虎里面的收拾歌:“学收拾、学收拾,和小悟空学收拾,东西分类收拾好,收拾东西我最棒!”
虽然根据物理化学理论,物体的熵值(混乱度)增大是一种自然趋势,然而,孩子在内心中却有一种天生的秩序感,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孩子们就会渐渐形成主动归位的意识。现在,豆苗对于归位的意识已经很强,不仅在家里能够主动收拾玩具、图书,即使在外面,比如书店里,也会将自己看过的书放回原来的位置,这一点给店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好习惯就是这样慢慢培养出来的。这也提醒那些孩子还小的家长,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这个过程中,父母积极的表率作用和风趣的引导绝对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