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强化“目的字”的学习。当孩子对一篇短文能熟练地指读后,就要将文中的“目的字”(即事先想让孩子学习的生字或生词),如上述儿歌中的“秋风”、“黄”、“红”、“蝴蝶”等几个字和词,单独抽出来,写在字卡上,让孩子认一认、读一读。如果孩子不会认读,就再放回原文中去认读。
4、选材以韵文为主。“先背后认法”是要求孩子先熟背内容,再认读,因此要选择句式短小,文字押韵,内容风趣的儿歌、绕口令、小古诗等韵文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便于孩子背熟所要指读的内容。
(二)、跟读训练法
所谓“跟读训练法”就是在孩子识字甚少的情况下,把一篇生字较多的短文交给孩子,大人在前面领读,孩子在后面跟读。
常规的读书,必须要有大量的识字这一前提,当孩子掌握了众多汉字之后,再读这些汉字组成的文章。而“跟读训练法”则反其道而行之,它是在孩子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孩子跟着大人一起朗读有趣的短文,在跟读中认识字、词、句,从而达到识字和阅读的同步发展。这就是跟读训练法的基本原理。
跟读训练法根据读法的不同,可分为异步跟读、同步跟读和轮步跟读三种。
异步跟读:就是大人在前面领读一句,孩子在后面跟读一句。
同步跟读:就是大人和孩子一起念读。有些孩子已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当看到一篇图画新奇、有趣的短文,就迫切地想知道其内容,不愿跟着大人一句一句地读下去,这时不由自主地附和着大人念读。
轮步跟读:就是大人读第一句,孩子读第二句;大人再读第三句,孩子再读第四句……
应用“跟读训练法”要注意如下几点:
1、要选好教材。教材还是以字迹大,内容有趣的儿歌、绕口令、小古诗、故事为主,便于孩子跟读。
2、要把握好几个环节。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环节:停顿、检查、调整。所谓“停顿”,就是对故事散文大人不要一口气读得太长(儿歌、古诗等韵文不存在这个问题),而要及时停住自己的“脚步”,这样便于孩子能跟上;所谓“检查”,就是停顿以后,要看一看孩子是否指到了应该指的那个字;所谓“调整”,就是当发现孩子有指错的现象或情绪不振时,要及时调整孩子情绪,使他指到应该指的那个字,然后再开始进行下一句的指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