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为关健的启蒙老师。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快的接受知识,都会给孩子读书读故事,不过通过调查,这种“亲子阅读”还是存在有缺憾的。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内容。
在城市里,很多家庭有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朗读手册》上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农村孩子的家庭读书氛围如何?调查表明,26.7%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基本不管或从不关心。24.1%的农村学生家长自己会经常阅读书报,67.2%的家长只是有时阅读书报。家长向孩子推荐的课外书籍中,59.4%是教辅类书籍,很难激起孩子的阅读热情。在学生被问及“看书受谁的影响最大”时,42.2%选择了同学、伙伴;只有21.1%和25.6%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家长和老师。
如今,农村小学中相当比例的学生是父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我们采访的一所乡镇小学,留守儿童占到一大半。校长不无忧虑地说,这部分学生处在亲子阅读的盲区,对阅读的兴趣光靠老师、学校来培养,真有点力不从心。
有些农村家长克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等客观条件,努力为孩子补上“亲子阅读”这一课。
六年级的小谢同学是位“阅读迷”,她家几年来共购买了100多本课外书。“让我爱上阅读的‘老师’是我的妈妈。”小谢告诉记者,母亲是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妇女。妈妈从小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就辍学,但是妈妈很喜欢学习,一直鼓励她好好读书、热爱阅读。
小谢清楚地记得,在她一年级的时候,妈妈跑到城里买了《爱丽丝漫游奇遇记》,虽然书里还有很多字不认识,但是漂亮的插图,和妈妈一字一句的陪读,让她在阅读中找到了快乐。“从此,我开始爱上读书。”
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小谢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她写的作文既生动又有条理,经常在市、区作文比赛中获奖。
听的内容多了,所掌握的内容也就多了,所以亲子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论是城市里每天繁忙的家长,还是农村中文化不高的家长,都需要共同来拟补“亲子阅读”中的缺憾,让孩子们从“亲子阅读”中学到更多并喜欢上“亲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