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溺爱导致孩子“无情”
卢勤说,在与家长和孩子接触、谈话的过程当中,她总结出了当下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或者是误区。
首先,是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望子成龙,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成龙的,这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家长把孩子看得太重,呵护无比,告诉他们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别的你什么都不用做。结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只知道学习,而无法、无力面对相对复杂的事情。
第三,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家长只知道付出,从来不要求孩子回报。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就像石头一样,不懂得人情、恩情,父母对他们好是天经地义的,一旦对他们提要求提意见了,他们就无法接受了。
第四,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家长们习惯于把孩子管得死死的,但不知道这实际上是没有给孩子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生存的机会,很多孩子宁可去读外地的大学,或者出国留学,就是为了躲开父母。
最后,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无措。作为父母,如果一味对孩子表示不满,评头论足、求全责备,那孩子回馈给他们的,也将会是一些负面信息。若父母一直告诉孩子,你这不行那不行,久而久之,孩子就真会认为自己不行,完全失去自信。
卢勤说,眼光决定未来。“仙”和“俗”这两个字,一个人站在山上登高远望,就能成“仙”,而一个人总在谷底目光短浅,只能成为井底之蛙的“俗”人。比如说,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是跟着社会发展的,你的孩子上幼儿园了,你能看到16年之后他大学毕业,会面临什么样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吗?如果你能看到这个,你就冲着那个大方向来培养孩子,就不会短视地逼孩子去学写字、弹钢琴了。再说了,随着少子化现象的加剧,中国以后的高考不会像现在这样激烈,大学的入学率会越来越高,你就不需要使劲逼孩子学习,逼到最后孩子厌学。这就跟投资理财一样,你预见到以后房子会升值,你就长期持有,而不是买了就卖,自己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