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学小提琴的兴趣
1、 摆正立场,正确对待。
学琴,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艺,同时也是提高孩子艺术修养、锻炼意志品质的良好途径。作为家长,应该摆正自己的立场,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有的家长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一年考两级,三年跨六级,甚至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发展现状……考级最多也只是证实技术水平的一种手段,不能以一概全。良好的心态带来平静的心情,平静的心情带来持久的耐心,持久的耐心带来愉悦的状态,愉悦的状态带来永恒的信心,永恒的信心带来成功的希望,成功的希望带来前进的动力,前进的动力带来丰硕的成果,丰硕的成果带来良好的心态,这就是达到学琴目标的最佳循环.
2、 环境创设,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愿望,而实现愿望可以使人享受所带来的喜悦,而喜悦可以使人注意力更集中,可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音乐有“遗传性”,实际是音乐环境造就出来的,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孩子的音乐才能容易得到早期开发. 铃木先生曾说过”在孩子学琴过程中,
最重要的人物可能就是母亲了”. 这里所说的母亲可以理解为包括带孩子学琴的的所有家长。
我在家采用体会型辅导形式,家长在孩子学习中尽快进入角色,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与孩子一起学习。有人讲:孩子学琴,等于大人在学琴。孩子学琴,大人也一定要跟着一起学,而且要认真地学。我们家有一把大小提琴和小提琴,一把妈妈拉,一把孩子拉.每天留10分钟自己练习,这样,才能够正确领会老师的教学要求、方法、步骤,容易知道孩子可能碰上的难点和容易出现的错误,才能够辅导孩子进行练习。同时,与孩子共同学习,孩子有一种认同感,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有时有意装作自己不会,让孩子做老师来教,让孩子有成就感,在教的过程中孩子自己也理解了.
在汽车\家庭的音响中经常播放小提琴的乐曲,让孩子时常沉浸在小提琴的音乐氛围中.
3、 方法多样,贵在坚持。
孩子在学琴过程中,从效果看也一时看不出有什么收益,天天练琴就觉得单调、枯燥,,所以期待以自然的兴趣来维持孩子学琴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的。只有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发弹琴的兴趣,并不断支持,才能使孩子坚持不懈地练习。
首先,固定时间让孩子练琴.我们在每周日--周四晚上7:00--8:00之间练琴,每周的周五\周六晚上安排外出,让孩子有时间接触外面,这样有张有弛的学琴方式,对孩子的身心有利.三个月下来,孩子养成了习惯.并按老师的上课要求提醒孩子的技术要求和练习的阶段和内容。只有保证一定的时间练习,才能使孩子逐步提高技术能力。
其次,给孩子设计一张学琴记录表,在每天让她自己评价今天学琴的效果,贴上五角星,十颗小五角星换一颗大五角星,月末统计,如有三颗以上的大五角星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
再次,在孩子厌烦时,变化方法.如让小提琴配钢琴\电子琴演奏;也可以拿出摄象机拍,让孩子有上台表演的感觉;让孩子给自己喜欢的人或玩具表演,有观众倾听;周末在家庭举行一个音乐会,让孩子感受演奏的成功感等
4、 家园一致,双管齐下。
在辅导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家长错误理解老师的要求,或以偏激的态度对待孩子练习时出现的问题,影响了老师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家长辅导时,一定多同老师沟通、交流,争取较快理解老师的教法,和老师的教法保持一致,每周花的时间和老师沟通,发现最大的问题,听取老师的建议,有目的地辅导。
总之,在确定孩子练琴目标取向(智力、毅力、情操、自信心等)之后,孩子学习一直有反复.但在初期最主要应该是学琴兴趣,我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坚持,从孩子自身需求出发,开动脑筋,保持心态,寻找策略,积极和老师沟通,我想学琴的目标就一定能达到。
以上只是在孩子学琴陪练时一点体会,
愿与各位家长共分享,也很想听听其他家长的想法和建议,让我们一起和孩子共同度过最困难和最关键的时期!!!坚持就是胜利!!!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拥有更好的记忆力。因为拉小提琴能使孩子的左右手齐动,把手、眼、脑同时调动起来,能开发左右脑的思维;拉琴过程中孩子的眼睛要不停地扫射乐谱,这对他们的注意力也是很好的锻炼;而孩子把理性的音符转化为声音,是一种可感的情绪表达,能逐渐学会审美、陶冶情操、培养气质,使孩子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品位的人;由爱艺术而爱生活、爱创造、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