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研读马王堆医帛书的过程中,注意到其与《灵枢·经脉》篇存在着一定的传承发展的关系,在其中隐约可看到经络学说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马王堆医帛书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阴阳》)、《五十二病方》等。据考证,《足臂》应早于《阴阳》,可以上溯及春秋时期。二书均只描述了十一条经脉,无臂厥阴脉。而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内经》中,已呈完备的十二经脉,并与经别、络脉等共同构成了联结人体内外表里的经络系统。这提示经络学说存在着一个完善发展的过程。
从内容上看,《足臂》、《阴阳》与《灵枢·经脉》篇有相似之处,其写作体例也大体一致。首先描述经脉的循行路线,其次讨论与之相关的病症,最后提出治疗原则。其中,《足臂》的论述较为简单,《阴阳》对病症的记载略为复杂,出现“是动”病与“所产病”的分类,《灵枢·经脉》的内容与《阴阳》相似,但显然要丰富得多,且又增加了人迎、寸口诊的内容,显然有了发展。然而如果具体分析,三书又有如下的几点不同引人瞩目。
首先三书对经络循行方向描述不一致。《足臂》中描述的十一经脉俱为向心走行,在《阴阳》中始出现肩脉、太阴脉的远心走行,而到了《灵枢》中则发展为各有六条经脉向心和远心走行,并内外相贯,如环无端。这种走向上的变化一方面再次证明经络学说是在不断演变发展的,另一方面则提示有可能当时存在不同的学说,如在《灵枢·邪客》中还有手太阴脉向心走行的记载,说明在当时这几种学说可能还是并存的,只不过后来《经脉》中的经络学说占了主导地位。
然而如对三书描述的经脉走行具体路线作一比较,显然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甚至可从中一窥经络学说发展的痕迹。例如,《经脉》中足少阳经有直者、支者几条分支,内容较《足臂》为复杂,在循行路线上也有所改变,尤其“贯膈络肝属胆”的描述,出当时对经络沟通人体内外表里作用的认识,较之《足臂》单纯皮表走行的描述,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又如,《足臂》中只有足少阴脉“出肝”、臂太阴脉“之心”的记载,透露出经络与内脏的相互关连,而其他经络则主要行于体表四肢,均与内脏无关,联系到《经脉》中十二经脉名称前均冠以脏腑名称,十二经脉均有络属的脏器,揭示出:经络最初很可能只与肢体体表的疾病及其治疗有关,其作为联系人体内外的通道的功能不过是后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