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家庭网 > 健康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文化 > 正文

传统药业的近代荣衰

编辑:简约健康整理:快乐家庭网点击数:2012-06-02
导语:但传统成药若要逐一化验,花费巨大,药商多持观望态度,早期注册者不多。但是,随着法规的落实,不注册很可能会遭遇取缔。如抗战胜利后,1946年中央卫生部重新开展成药登记,限期一年。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1929年,中医药界集会抗议余云岫的“废止中医案”时,提出的口号之一是“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确实,中医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还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已成为民族经济的一部分。在近代大潮的冲击下,传统药业也经历着荣衰变迁。

  传统药业利甲天下

  1913年,神州医药总会要求北洋政府发展中医中药教育的请愿书中说:“神州医药,富于天产。耕山渔水,俯拾即是。其流行于中国者,固难得其确数,即就最小之预算计之,每邑发销20万元,则合全国甚得四万万元。……政府纵不为亿万之商民计,独不为国家之利源计乎?……此征诸财政之关系,中药必宜提倡之理由五也。”中医药业对国计民生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

  中医药这条产业链,其上游是采集、种植(或养殖)部分,中游则是加工炮制、贩运和批发部分,下游包括成药制作、药店经营和医生坐堂等环节,另外药材和成药的进出口贸易也是重要的一环。在明清时期,中国就形成了禹州、百泉、安国、亳州等“四大药都”。药业商人“凡客商载货来售者,各分以省,省自为帮”,形成了“十三帮”。也有以经营品种区分的,如广州形成了“药业八行”。

  到了近代,由于华侨对中药的需求,海外中药市场兴旺起来。据1917年记载,“药材一宗,已岁产四万万金,利逼廿二行省。即广州香港一隅,亦年销约三千万元”。在抗战前,药材占我国出口的第二位,仅次于蚕丝。

  成药业在近代也相当兴旺,明清时期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至晚清胡庆余堂崛起,鼎足而三。很多药店在全国各地有联号或分店,像广东普太和,光绪年间分铺设于苏州,而分寄各地药店代售的则遍及国内外,还在各地招商代理,“如省城乡镇设可专售代销敝号各药者,价目特别从廉”。

  兴旺的市场,带来了药业的激烈竞争。为了在商业竞争中胜出,近代药商们经营手法多种多样。如“蛇王满”在店前放着装有蛇的大玻璃箱,以宣传其蛇药;买脚气丸的雇人每天托着纸扎大脚游行各街,宣传功效。有的药店逢年过节,赠送宣传物品,端午送纸扇,年终赠日历,举子赴试,赠送药物。或在农村迎神赛会时雇请艺人,唱龙舟,玩音乐,乘机推销药品。有些企业还以启用“出江”人员,即以江湖卖药形式,下乡宣传。

www.52-home.net育儿·健康·亲子·情感·时尚
快乐家庭网_您的网上家庭百科书
 网站首页快乐家族新好妈咪健康养生休闲时尚情感物语家有儿女妈妈日记成长相册家庭百科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