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穴位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关系
由于无所不在的血管也分布于穴位组织中,因此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也是构成穴位的组织
通过对穴位部位进行多方面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有学者提出穴位是由神经、血管、淋巴、肌肉、肌腱等多种组织构成的一个多层次 “立体构筑”。结构之一。
Rabischong和Coabt(参考王本显等)
文琛等
根据对动物和人类经穴部位的组织学研究表明,真皮内有螺旋状的血管网,在血管网的周围分布着无髓胆碱能神经纤维,它们相互交织成网状。
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人及动物某些经穴部位的小血管壁,在这些小动脉树周围有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形成的动脉周丛和毛细血管前动脉旁丛。实验证明,这两种末梢都是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纤维,有控制外周循环总阻力和局部组织血流的作用。
(3)穴位与神经-肥大细胞
穴位与神经-肥大细胞
针刺对穴位肥大细胞的影响
穴位肥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相应的非穴区,穴位真皮组织中有大量的肥大细胞,呈弥散的成群分布,且在小血管、小神经束、神经末梢处较多,穴位是神经末梢、神经束、血管及肥大细胞相对集中的地方。
针刺或电刺激可观察到大鼠穴位局部以及同经线上远隔部位肥大细胞呈脱颗粒反应;电镜也发现肥大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活性物质;肥大细胞释放的物质主要是组胺类物质,作用于血管及结缔组织中的植物神经末梢及间质细胞,有扩张毛细血管及静脉作用,并有可能使血管内皮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导致经穴皮丘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