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家庭网 > 健康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刮痧 > 正文

针灸中常用灸法

编辑:简约健康整理:快乐家庭网点击数:2012-05-10
导语:隔附子(饼)灸:以附子片或附子饼(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厚约0.5cm,直径约2cm)作间隔,上置艾炷灸之。由于附子辛温火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用来治疗各种阳虚证

  药条灸

  指用药物与艾绒卷成艾条。临床上常用的有太乙针灸与雷火针灸。

  1. 太乙针灸:施灸时,将太乙针的一端烧着,用布七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次为度。

  此法治疗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2. 雷火针灸:其制做方法与“太乙针”相同,惟药物处方有异。 施灸方法与“太乙针”相同。

  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值得推广。

  灯火灸

  方法是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于应灸的腧穴上焠烫之。每听“叭”一声响,为一壮。功能为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多用于治疗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症。

www.52-home.net育儿·健康·亲子·情感·时尚
快乐家庭网_您的网上家庭百科书
 网站首页快乐家族新好妈咪健康养生休闲时尚情感物语家有儿女妈妈日记成长相册家庭百科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