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变性——“谋杀”视力的黑手
人体眼底的血管非常微小,极易受到各种损伤因子的影响,从而危害黄斑的健康。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即便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血管壁上已经开始出现胆固醇等脂类物质的沉积。换言之,血管硬化的过程从年轻时就开始了,眼部的微小血管自然也无法幸免。如果眼底血管硬化、病变的程度较重,就有可能引发老年性黄斑变性,这是黄斑变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该病多发生于45岁以上,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当前中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病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黄斑变性可分为干性(也称萎缩性)和湿性(也称渗出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引起黄斑区萎缩变性;后者则为玻璃膜的破坏,脉络膜血管侵入视网膜下构成脉络膜新生血管,最终形成瘢痕。在上海的最新调研中发现,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占15.5%,其中湿性占11.9%,就是指有新生血管的;干性占88.1%,就是没有出血,有视力下降,但比较缓慢,没有湿性那么严重。最常见的症状为轻度视力模糊。
◆干性黄斑变性
多发生于50岁以上,视力常为缓慢下降或视物变形。干性黄斑变性,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能力下降,脉络膜和视网膜之间堆积了很多垃圾,营养的输送和废物的排出出现障碍,这样视网膜就会被提高,看外界物体时就会出现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