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神经阻滞疗法 该疗法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
1)交感神经阻滞:可根据疼痛的部位分别采用星状神经节及胸、腰段神经节阻滞。因该症多发于胸、背、累及头颈部,故多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
2)肋间神经阻滞:病变局限者可实施肋间神经阻滞,但缺点是仅在药效时间内有镇痛效果而不能持久。对于病变范围广或疼痛剧烈者,可在硬膜外间隙留置导管,连接PCA泵进行治疗。
3)损毁性神经阻滞:三叉神经区或局限性胸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采用无水酒精或酚甘油阻滞三叉神经或肋间神经。但蛛网膜下隙或硬膜外腔的损毁性治疗,因其并发症严重,已经近乎废弃。
(六)中枢性疼痛综合征
中枢性疼痛综合征(central pain syndrome CPS)指的是由于原发于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疼痛,其主要损害或病理改变在脊髓、脑干及大脑半球。在CPS中,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在任何水平发生部分的或完全性的躯体感觉神经通路的中断,特别是脊髓丘脑束,由此产生的这种病理性变化便可导致疼痛。脊髓水平的变化通常由创伤所致,而大脑水平则通常由脑血管意外造成。
1.病理机制
大脑是接受传入信息的受体;大脑中的信息被不断传入的冲动所调整。即使在无正常信息传入时,大脑也在不断地、主动地调整和整合已有的传入信息。Melzack曾证明生来便无四肢的人同样有感受疼痛的经历。幻肢痛也否定了伤害性冲动传入模式的解释,且临床证据表明在无肢体存在的情况下大脑仍可感受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疼痛。疼痛也可以出现在中枢神经传导路径受到完全阻断干扰(如截瘫)的病人中。临床观察还表明中枢神经损害不仅阻断干扰了冲动向大脑的传入,同时也可以导致痛感觉。这可能是该损害破坏了现存的神经元模式。
2.临床表现
CPS常常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如躯体感觉缺失,这反映了脊髓丘脑束功能部分或完全性障碍。
(1)CPS的主要临床特点是疼痛。1)疼痛基本位于躯体感觉丧失的部位,疼痛也可感觉在皮下深层。2)疼痛常延迟于诱发因素之后出现,有时甚至"潜伏"数月或数年。3)疼痛的典型表现与外周神经损害所致的非传入性疼痛相类似,常为持续性钝痛、针刺样痛或烧灼痛,此性质通常变化不大,但在强度上常有增减,甚至在分布上也有改变。4)CPS除疼痛症状外,还同时伴有一般神经损害后躯体感觉异常的症状,如痛觉过敏,非伤害性刺激即可引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