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
推拿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推拿手法治法简便,疗效独特,适应病症广,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尤其是脊柱整骨推拿手法(简称脊柱手法,Chiropractice)对伤科疾患与疼痛病症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在推拿学领域中发展迅速,受到中医药界的重视。
脊柱手法就是通过手法推拿(剪力、扭转力、拉伸力)作用于脊椎关节(颈、胸、腰椎及骨盆诸关节)使之在被动运动范围内或超过被动运动极限范围内(亚生理区)瞬间达到关节和肌肉松解,然后重建脊柱平衡。手法要求短促、有力、适度,避免暴力,防止误伤。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脊柱手法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疗效独特的治疗脊柱与软组织疼痛性疾患的疗法。它具有其它疗法所不能替代的治疗作用,但运用不当也会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大致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 脊柱手法的分类和治疗作用
目前,脊柱手法的分类比较混乱,基本上采用力的作用方式来命名,如推扳法、旋转法、牵压法、牵板法、顿拉法、牵抖法、反揹法、点压、滚揉等作用方式;将手法的力学作用方式分类,即一维、二维或三维空间方向,脊柱手法大致是二维和三维空间力的作用方式,如脊柱旋转法是二维作用方式(有脊柱的剪力和扭转力)、脊柱牵扳法是三维力的作用方式(有脊柱的拉伸力、剪力和扭转力)、脊柱斜扳法是二维作用方式(有脊柱的剪力和扭转力)、脊柱牵压法是二维作用方式(有脊柱的拉伸力和剪力),然后再冠以作用部位,如颈椎或腰椎脊柱旋转法,颈椎或腰椎脊柱牵扳法,上肢或下肢顿拉法等。
文献报道,脊柱推拿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解除滑膜嵌顿、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组织粘连和纠正关节错位,促使神经周围炎症消退,增加局部血供,从而达到组织修复的目的。这些已得到临床工笔者的重视和认可。问题在于单纯的脊柱手法是不能够使已经变性和挛缩的肌肉、筋膜及韧带等软组织得到真正的松解和修复,也就是说通过推扳、旋转或牵伸能否使脊柱关节达到真正含义上的“关节复位”,即脊柱是否重建力学平衡,同时一味认为脊柱疼痛的原因是关节错位、滑膜嵌顿,治法上追求复位、再复位,必然造成脊柱与软组织的伤害。就拿常见的脊柱源性的疼痛病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来说,其治疗机理也绝非是间盘突出物的复位还纳,手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松解神经根与突出间盘之间的粘连和解除肌肉痉挛,起到“减压”和“变位”的作用,使脊柱恢复力学平衡,一旦手法成功,不必反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