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是中风、冠心病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加强其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治疗效果。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高血压病很难通过短时间治愈,治疗过程漫长,药物需要长期坚持服用。由于治疗效果不佳,疾病长期治疗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可导致病人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1 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
1.1恐惧、焦虑
患者人院时多情绪紧张、焦虑,护士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了解其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的原因。
高血压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1.2情绪不稳定
高血压患者在心理上常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对病情估计多较悲观。有的老年人变得幼稚、刻板、固执。
患者人院后,因时间充裕,生活环境变化而易胡思乱想,容易诱发压抑心理,造成心理冲突,表现出忧郁性格。
1.3药物的依赖
老年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心理重,常认为某种药物对自己的效果好,采取不配合态度,随意增加药物剂量。
大多数患者认为,只要坚持服药,疾病就会有好转,轻视了心理调节的作用。
2 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