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在定期体检中,总是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那么X线检查在健康体检中,有怎样的应用呢?在健康体检中,X线检查又发挥着什么作用呢?
(1)X线检查的敏感性:所谓敏感性,即某种病变是否适合用X线检查。凡是病变能够引起体内组织器官大体的病理变化,同时具有密度的差别,在自然对比较好的部位,就容易被X线检查出来,比如骨折、肺部病变、液气胸等,X线多能早期识别出来。但是,当病变体积过小,属于组织细胞在显微镜下的改变或在对比度差的部位X线就不容易显示,如白血病的骨髓及全身组织浸润就属于组织学的检查范畴,骨的X线改变仅在晚期才能显示。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疾病,X线征象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如早期肺结核、某些肺癌,这就有利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某些疾病的X线征象晚于临床症状出现,即所谓X线影像的潜伏期,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初患者高热、局部红肿疼痛,此时作X线检查,常常看不出骨质的变化。骨质的X线变化需在2周以后。对于这样的病例,定期复查是必不可少的。
(2)X线检查的特异性:所谓特异性,即某种X线征象仅为一种疾病所有,如骨折、液气胸等。但大多数疾病在X线检查时是缺乏特异性的,如肺部的阴影,既可能是肿瘤,也可能是炎症或结核的表现。又比如骨质破坏,既可能是骨髓炎,也可能是恶性肿瘤,这些就是所谓的“异病同影”。另外,同一种疾病也可因阶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X线表现,即所谓“同病异影”,如肺部小结节状癌出现薄壁空洞时,常难与空洞性肺结核鉴别,这时就需要在短期内复查或采用影像定位下肺穿刺活检定性。
(3)临床资料的可靠性:要作出准确的X线诊断,还需要足够而可靠的临床资料,如肺部多发小结节,可能是结核、矽肺、转移瘤等等,这时就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体征、化验、职业史及其他检查,才能作出判断。又比如一位已做过阑尾切除的患者,再次出现右下腹疼痛,放射科医生如不了解其手术史,就可有作出阑尾炎的荒谬诊断。
由此看来,X线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医生具有解剖、生理、病理、X线投影原理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其经验的积累及临床资料的收集。X线诊断是根据患者大体病理的投影结合临床资料作出的综合判断,它不同于病理诊断。它对许多疾病仅能提出一种可能性,还有待病理诊断的证实。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少医患纠纷是由于患者及家属对X线诊断缺乏正确认识,他们常常把X线诊断当做最后诊断,不愿作进一步的检查,以致丧失治疗机会或盲目选择治疗。当治疗结果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较大时,他们又对X线诊断医生存在种种误解。笔者希望通过普及X线诊断的常识,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尽可能避免因误解而产生的种种医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