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是发生在牙龈(俗称牙床)、牙周膜(连接牙齿和牙槽骨的韧带)以及牙槽骨(容纳牙齿的骨组织)的炎症,是由经常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的。牙周疾病在早期只侵犯牙龈称为牙龈炎,主要症状是牙龈红肿、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此时如果及时进行治疗,牙龈就可恢复健康,否则便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早期牙周炎,即炎症牙周膜及牙周袋,内有菌斑及滞留的食物残渣,牙龈可发生红肿、流脓,因而有持续的口臭。此时如及时进行治疗,可使病损停止不再发展。若不进行治疗就要发展而成为晚期牙周炎,牙周膜和牙槽骨进一步被破坏,牙齿就要松动、移位。此时如通过治疗已不能保留牙齿,则只好将患牙拔除并安上假牙,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害。这不能不说是身体的一个损失,这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患牙周疾病的人往往由于有牙石堆积和口臭,影响仪表和社会交往。
牙周疾病发病概况
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有2/3的人患有牙周疾病。它是35岁以上人群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统计分析显示,因牙周炎拔牙者占拔牙总人数的44%,即占首位。可见牙周疾病的严重性。但由于患者不易察觉,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此病。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人到了老年才会患牙周疾病,实际上5岁儿童就可以患上牙龈炎。
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并不断地深入,如加强有效刷牙的宣传教育和指导,提倡定期口腔检查和洁治,全社会都关注牙周疾病的防治,牙周疾病是可以逐步得到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