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又称蓄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不能正常循行,它既指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又包括阻滞于血脉及脏腑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某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瘀血形成的主要原因:
(1)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2)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运行。
瘀血因其部位和诱因不同可表现为极其复杂的临床表现。但瘀血病证总的特点有:
(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外伤所致,多青紫肿胀;瘀积体内者,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3)出血:血色多显紫暗,并伴有血块。
(4)望诊表现为血脉阻滞不畅、紫暗、瘀点、瘀斑、舌下经脉曲张等,脉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
中医对于瘀血的治疗方法是活血化瘀。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养血活血药,如生地、当归、丹参、鸡血藤,适用于血虚血瘀或瘀血内蓄引起的脱发、烦躁、口渴、发热、肌肤甲错等;活血止痛药,如玄胡、乳香、没药,适用于血行瘀滞,气血不通而引起的各种疼痛;活血通络药,如川芎、苏木、穿山甲,适用于瘀血阻滞经络而见的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等;破血消徵药,如三棱、莪术、水蛭,适用于淤血积滞,气滞血凝,久而结成徵积痞块;活血调经药,如当归、桃仁、红花、益母草,适用于淤血阻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活血愈伤药,如三七、苏木、刘寄奴、适用于各种外伤所致的青紫肿痛、骨折损伤;活血消痈药,如桃仁、赤勺、王不流行,适用于痈肿初期,发热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