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后天身体健康状态与先天禀赋有关,我们的祖先们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多角度地记载了此类内容,在今天我们将其称为体质学说。认识体质学说的理论并以之指导临床,在防病、治疗及病后康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体质理论目前被认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实祖国医学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体质理论就已确立,并已经有细致的观察和较为丰富的记载。现代学者在其理论体系基础上重新构建并提出了体质学的概念,并以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反映总体水平,带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
1.关于体质理论
1.1中医体质学说与体质的概念
著名学者王琦等指出,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提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古老的体质理论受到现代学者的青睐,被不断地总结整理,系统化、规范化,正以一个崭新的学科的姿态在今天又重放异彩,为现代人类健康服务。
1.2体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时代,体质理论已经形成。其中,《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诸篇是世界医学史最早对体质类型进行观察、总结并作出分类的重要文献。如篇中云:“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结合各自的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体质学。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临床常见的体质病理状态及其表现进行分类。如:汉·张仲景根据临床观察提出了强人、羸人、盛人、虚弱家、虚家、素盛今瘦、阳气重、其人本虚等多种体质特征,从不同侧面描述了体质差异。金元四大家对人群体质特点认识亦有差别。寒凉派的刘完素生于北方,北方人多食膏脂,体质刚劲壮实,且多奢酒,久而蕴热,故从火热立论,用药多寒凉之品;攻邪派的张子和,也系北方人,他依据北方人体质壮实、饮食厚浊、地气干燥等特点,认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于是主张用汗、吐、下法攻邪。而养阴派的朱震亨为南方人,南方人体质多柔弱,“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多用滋阴降火之法等。明清时期张景岳从禀赋的阴阳、脏气的强弱偏颇、饮食好恶、用药宜忌等方面,将体质分为阴脏型、阳脏型、平脏型3类。叶天士等医家经过观察,总结出温热病中各种常见的体质类型:如有气壮质的“正气尚旺之人”,阴虚质的“瘦人阴不足、体瘦质燥之人”,阳虚质的“阳气素虚之人”等不同类型。
现代体质分类不似古代条理清楚、纲目分明,其分类方法大多因分类者对体质所持的认知程度及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从1978年开始,匡调元以阴阳、气血、痰湿的生理、病理特征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倦白光质。至2001年,牛宝玉临床研究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质,将其体质划分为郁滞质、内热质、气虚质、阳虚质、精亏质。先后有十余位专家学者的多种体质分类,虽然各自分类不尽相同,却是百家争鸣,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