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粹”之一,“随地吐痰”的恶习是身居海外的大陆华人最为人歧视的尴尬事体。业已成为华人形象难以回避的硬伤,令不论是否拥有此种恶习的中国人感到难堪、羞愧和无奈。因为这个现象在国内实在是一个普遍到令人麻木不觉的现象了。
问题不完全在于“随地吐痰”这种成人乃至儿童习惯的普遍性,而是顽固到了可以说无法纠正的地步,以至于有人提议向新加坡学习,用鞭刑来处罚。但是至今没有现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从中国人的文明程度、卫生习惯、个人素质等方面来思考问题。我认为,任何一种行为习惯的背后往往都有一定的生理基础或病理基础。现在不妨试着做一点分析。
“随地吐痰”,其实是两个问题,“随地吐”是文明问题,而“痰”是生理和病理问题。“乱扔果皮纸屑”可以忍可以改,大小便也可以忍,但是有“痰”如果在口里不吐,是最难忍受的,因为影响了人吃饭、说话、呼吸、思维、情绪等等,所以是不吐不快须臾难忍。“吐痰”的前提是有“痰”在口,然则“痰”从何而来?
中医讲“肾为生痰之本,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又云“痰虽自肺出,然非肺之象。乃水行不利之象”,也就是说“痰”与淤血、结石一样都是一种典型的病理产物(痰之象可以作为很重要的诊断依据),有时候吐痰也可能是一种类似出汗、泄泻、呕吐的自我保护或排病现象。长期多“痰”就是一种病态,或者属于一种偏颇体质或者称为病理体质,即匡调元教授所谓之“腻滞质”或“湿性体质”(类如其它分类法之痰湿质、湿热质)。
“吐痰”既然不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且已经演变为一种普遍遭人诟病的社会现象,那就说明这种病理体质在当前社会生活条件下的普遍性、流行性。直觉和科学调查都证实,这种腻滞质的人群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也就是说,有痰的人,要吐痰的人,有很大可能“随地吐痰”成习的人越来越多。所以“随地吐痰”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指标,还是一个国家国民的重要的健康标志。
在各种体质的成因中,腻滞质体质的成因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和中国人的用药习惯密切相关。一般来讲,这种体质类型的人体重多超标,体型偏胖,喜食辛辣肥腻厚味之物或兼有烟酒之好,因上火久用泻热寒凉之药或滋阴留湿之药,运动量不足,能吃嗜睡,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病、脂肪肝、冠心病等现代生活方式病的高发人群。
假如个人自“痰”识体质之偏颇、疾病之信号,从善如流,修身养生而得康寿;假如社会能够从“随地吐痰”现象识病理体质之真相、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推动全社会成员未病预防既病防变,则足以为幸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