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家庭网 > 健康养生 > 传统养生 > 体质养生 > 正文

论:体质病理与疾病证型的关系

编辑:简约健康整理:快乐家庭网点击数:2012-05-17
导语:由于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发病后临床证候类型的倾向性,“证”的特征中包含着体质的特征,故中医临床将判别体质状况视为辨证的前提和重要依据,体质调控成为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进一步的拓展

  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性质及发展趋向继而指导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学科。

  祖国医学的体质学说贯穿在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学等各个方面,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几千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并表现为心理性格的相关性。体质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得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病变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得易罹性和病变发展过程中得倾向性。体质是形成“证的生理基础,辨证时既要考虑所患疾病的性质,更应注重患者的体质,以便掌握病理反应的总体特点。本文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经典著作对体质与疾病的论述

  早在《内经》中就记载,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猝然遇到外邪,人群中有生病的,也有不病的,并认为这种现象与体质的强弱有关。《内经》记载了患“风”、患“瘅”、患“痹”等病个体体质的特点。如《灵枢.五变》认为,卫外功能差的体质,易患“风病”,内脏功能脆弱的体质,易患“瘅病”;肌肉骨骼不强健的体质,易患“痹病”;胃肠功能差的体质,易患“积聚”等。《伤寒论》认为,在相同的致病条件下,体质差异不仅决定发病与否,而且还决定病证性质和病位。由于存在的体质差异,虽与相同的外邪入侵,而有“表虚”、“表实”的不同,或表现“在表”、“直中”之别;由于体质阴阳属性的差异,“偏阳”者多发病于“三阳”,“偏阴”者发病于“三阴”;由于体质在“五脏六腑”功能特性上的“阴、阳、寒、热、虚、实的偏颇,表现出病变部位的差异和病证性质上的复杂多样。中医有“同气相求”的说法,即不同的体质类型,容易感受相应的邪气,易患某类特定的疾病。如吴德汉在《医理辑要.绵衰觉后篇》中说:要知易为风病者,表气素虚,易为寒病者,阳气素虚,易为热病者,阴气素虚,易伤食者,脾胃必虚,易劳伤者,中气必损。从而说明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

www.52-home.net育儿·健康·亲子·情感·时尚
快乐家庭网_您的网上家庭百科书
 网站首页快乐家族新好妈咪健康养生休闲时尚情感物语家有儿女妈妈日记成长相册家庭百科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