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桩功的要求
1、以养生为目的者,通常将两脚自然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两臂在身前呈环抱状。站桩时,应遵循“舒适自然”的原则要求。当一个人处于舒适自然的状态时,会感到身体很轻松,大脑较宁静。对于松与静,是一切养生气功与内家拳法共同追求的状态。这是因为在放松和入静的情况下,体内极易产生种种的“内气”效应。我们可举一例,当一个人手提重物登上五楼时,会很不舒服,此时的两臂两腿很紧张,心跳也会加快,心境也会不宁静。当把重物放下,并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后,顿时会感到浑身舒适,其原因是周身的肌肉放松了。可见,身体放松了,就会感到舒适。反过来讲,人舒适了,就说明身体放松了,大脑安静了。
“舒适自然”的含义是,站桩时,如果感到自身放松、舒适或很得劲儿,一切就不必管它。此时,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听音乐也可听音乐,但不是主张一练功就必须看电视或听音乐。
虽然桩功的原则要求是舒适自然,但对初练站桩者和体弱多病者来说,稍站一会儿就会出现胳膊酸痛的感觉,既不舒适,又不自然。此时,则没有必要撑着身体站死桩,否则就违背了浑元桩的原则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对身体进行调整,使之重新达到舒适自然的状态。如果采取什么样的姿势均不自在,干脆就不练了。
当然,在保持肢体不变的情况下,也可进行意感调整。例如,想像自身站在温水中,水深至胸部,温度适中,全身放松,慢慢体会水的阻力感和浮力感,体会水对自身的毛孔、皮肤、肌肉的冲抚之感,感到无比的舒适和自在。
“舒适自然”的另一层含义包括:
呼吸自然。即采用自然呼吸法,日久自然而然的过渡至功中状态之呼吸。此即为慢细深长稳匀悠的状态。
眼睛自然。站桩时,两眼可轻轻目视前方某一目标,也可半睁半闭,还可微微闭合。此种要求全凭功中的感觉。
2、以技击为目的者,站桩时则求取“内劲”的产生与强化。所谓“内劲”,就是肢体上的肌松力掤,而获得这一效应的途径,则在于桩功能改善或强化骨骼与肌肉的性能。无论是发何种力,打出何种招法,都离不开骨骼作支撑。毫无疑问,只有具有良好性能的骨骼作运动链,才能具备较好的肢体支撑和掤劲效果。通过站桩可起到“骨重建”的作用。所谓重建,就是骨骼通过改变大小、形状和结构以适应力学需要的功能。重建的结构可增加骨的密度,从而也就增加了骨的强度和硬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看似无力,实则功力雄厚;才能增加阻截过程中的掤撑感,才能提高打击的穿透性。对于一个长期练拳的人来说,我们可通过腕部的触点感知其臂如棉里裹铁,非常沉重,这正是“骨重建”的结果。
可以说是不同的桩功有不同的练法,且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若在同一桩式的前提下修炼桩功,你以养生的方式练就会得到养生的效益;如若按技击的模式进行锻炼则更大程度上获得的是技击必备的根基和内劲的效应。
在少林拳和太极拳中的马步桩可增加腿部的力量,以提高下盘的稳定性,从而有“脚下两条根”的说法;形意拳的三体桩的练习可以体会到身体浑厚的整体力;而在大成拳中,混元桩和矛盾桩可分别代表养生和技击两大方面的桩法。在练习过程中,习练者可根据自身的状况而采取不同的桩法进行习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