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较技,身上空无手上不着力,对方无论来势凶猛还是试探来虚招,只是“一想”即解危难。仅仅是一想而已。人体结构发生变化之后坐在沙发里,呈半躺半卧式,一方以双臂将另一方压按在沙发里。以常人眼光看,按在沙发里绝对起不来,但这种想法是绝对的,一个人150斤,加上往下压按l50斤,加起来300斤,沙发里的人,要有300斤一倍以上之力,也就是600斤,才有可能站起来。你用常人眼光看太极拳、看太扳功夫,便有了误差。具有太极拳体能的练家,政变人体结构之后内心没有重量的概念.也不具重量概算的习惯,有的只是空无。只见他向按压者哈哈一笑,对方似按上弹簧,惊跳而起。
这便是改变人体结构后,具有太极拳规范体能后的妙、玄、奥、神的太极技击功夫。
(三)身上明白
“身上明白”这句术语,是杨禹廷公在授业课中对弟子、学生常说的。
这种应敌的方法在太极拳门派中是共性。拳论云:“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陈、杨、武、吴、孙五派太极拳,都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及诸多拳经,拳诀等太极拳理论。“身上明白”“身知”“体悟”,称谓不同,意思一样。是太极拳家功夫到高境界层次,遇外界突然袭击,身体的某一局部受到外来压力或受到刺激,在接触部位(亦称“接触点”)能自然地顺来势将对方击发出去。在技击动态中,周身所有部位接对方来力为“接触点”,点点俱打。这个“点”,具有阴阳相济的本能,遇外来压力化中有打,几乎没有时间差.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身上明白”功夫难求,不是一般追求者可以得到的。练家拿出再多时间练单操手,或是什么功法,都无助太极功夫上身。到目前,在练拳实践中还没有找到达到太极功夫最高境界的捷径。京城太极拳松柔艺术大师杨禹廷公的一句最富哲理的名言:“太极拳就是一阴一阳两个动作,一通百通。”只有循规蹈矩,遵太极拳学苦修酷炼付出艰辛,才有可能躯体结构起变化。京城太极拳大师吴图南先贤对我们后来学子明示,习练太极拳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脱胎换骨之精神。如果太极功夫可以轻松取得,何必去“百折不挠”呢?何必去“脱胎换骨”呢?想不花气力轻松得到是不可能的。
太极拳大道很宽阔,奔波前进者络绎不绝,但不是每一位路行者都能达到大道的尽头,进人“太极门”。有人大道不走取小路找捷路,更有人不昕先贤劝道.注意“斯技旁门甚多”,而误人左道旁门。走小路入歧途者代代皆有、比比皆是,无需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