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推手较技的问世,解决了技击实习的场地和护具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双人搭手练习,为中国武术技击运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今,社会上还保留的推手较技练习方法有:单推手、双手立圆推手、挽花、合步四正手、顺步四正手(进一退—)、大捋大靠、单人活步、双进鸳鸯步、进三退三、进五退五、乱采花、花脚班等。
太极拳练得周身一家,节节贯串,松静自然,再经过推手较技方法的放松而严格训练,方能求得推手较技中的粘黏连随、逆来顺受、随人所动、触处成圆,“化”劲巧妙,引劲不被人知。运化中有“主在肩、次在胸、主宰于腰”之说。腰是人身运动之主宰,又是上下体之枢纽所在,不仅是自身化劲的主宰,而且破坏敌方腰劲转换不灵,使之身法与步法涣散,亦是较技中的上策。所以,推手较技中串死敌人的肩和腰脊,使其劲不能变化或转换不灵,则是“拿”与“发”的着眼点。
推手较技技巧用于实战的目的无非是以弱胜强,慢能胜快,克敌制胜,人们常用“四两拨干斤”来形容太极拳的技击精妙,然而能真正做到“四两拨千斤”绝非易事,前提条件是力点变化得当,随人所动,舍己从人,没有上乘的功夫怎能“舍己”,又怎能“从人”。
功夫深厚者一旦与人搭手,视打手如走架子,有人当无人,首先立身中正沉稳,但意在敌先,“彼挨我皮毛,吾之意也人彼骨里”。这样,自身稳固,得机得势,任敌变化神奇,皆能随其所动,触处成圆,节节贯串,粘黏不丢,始终在轻灵、敏感的状态下,权衡被来劲之长短、方向,无毫发分厘之美,并且总能掌握微妙的时机和极细微的分寸,取敌背势,顺势借力,引进落空合即出,从而达到随手奏效之境界,说是从人,仍是由己。
太极拳功夫,需要长久的时间磨炼,有忠于太极学者,只要能允分领悟拳理,再结合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精心苦修苦练,功大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