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相对于西药来说,虽然安全性好,可是起效较缓慢,药性也相对较弱。若在服药期间,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摄氏度,或出现喘促气急,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提示很可能有比较严重的感染,应到医院就诊。中药也不可以长时间服用,若服用超过七天病情还没好转,就需向医生求治了。
咳嗽的类型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即分辨清楚疾病产生的原因,再找合适的治疗办法。中医根据咳嗽的不同表征,将咳嗽分为五种类型――
风寒咳嗽 痰多且稀,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及发热。疗法在于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风热咳嗽 多有发热、口干、痰色黄而黏稠、吐痰不爽、喉痛。医理是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燥火咳嗽 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治疗主要从清燥润肺入手。
痰湿咳嗽 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需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体虚咳嗽 咳嗽时发时止,面目苍白、两颧(眼睛之下的颜面骨)发红、提气不上或手足发热,有时痰中带血或咯血。宜从补益肺气、润肺止咳着手。
剂型的选择
很多时候,同一种药物往往做成多种剂型,如有麻杏止咳片、麻杏止咳颗粒、麻杏止咳糖浆,止咳橘红口服液、止咳橘红胶囊、止咳橘红丸剂等等,该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