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家庭暴力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即使再西方,人们开始重视并研究这一问题,也是从上世界60年代才开始。这是因为家庭暴力不单纯是暴力犯罪,它总是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家庭伦理价值、社会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人造成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它还表现为对家庭中弱势群体人权的严重侵犯。专家认为,一旦夫妻中出现暴力,受害一方不要侥幸地想,这只是偶然,这次先忍忍吧。而要在第一时间寻求援助,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包括离婚。
两地分居
最好别超过一年
张淑琴今年43岁,面对记者时,露出了淡淡的忧伤。她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丈夫是级别不低的公务员;孩子在英国读中学;她自己在投资公司工作,月薪数万元。但张淑琴却说:“这些都是假的,我和丈夫早就没有感情了。”他们的婚姻之所以会死亡,源自夫妻的两地分居。10年前,丈夫被调往上海任职,张淑琴不忍放弃工作而留在北京。从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两地分居。“这8年中,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没有一起经历、一起面对。逐渐的,我发现我赚的钱能养活自己,也能供孩子出国读书,我一个人很快乐。丈夫也是一样的感觉,婚姻名存实亡。”
从上世界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很多人到祖国各地支援国家建设,夫妻两地分居很常见,社会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到了今天,提起“两地分居”四个字,便会让人联想起一方是否会“红杏出墙”,离婚也成了解决问题的常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