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这首诗,给人以强烈的对比,感慨万端。再读这首诗,就有沧海桑田的历史感了,觉得沉重,感到压抑,悲心升起。三读这首诗,似乎又有一种超脱,荣枯炎凉,循环往复,本是事物的辩证法,豪门堂高与百姓檐低,就像那过往烟云。兴衰如此,走出悲心,超然物外。四读这首诗,有感燕子不分贫富,一往情深,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燕子通人性,人性却难以通燕子的天然本性,超脱之余,似乎还能从燕子身上看到些什么。五读这首诗,“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升庵)……看来,最后还是觉得“说不出”,因为这首诗的象征意蕴很深,任你发掘,总难到达尽头。这也正体现出诗中的蕴藉含蓄之美,让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朱熹
这“真味”是什么,家长自己知道,教师自己知道,孩子自己也会知道,“说不出”而又非去说不可,说时又觉得说不清、说不完、说不透,这才是诗的魅力所在,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