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领孩子步入审美的第三个层次,即带领孩子去把握文艺作品的象征意蕴。所谓的象征意蕴究竟是指的什么呢?它是指文艺作品的象征意味,也是由作品的具体形象或意境中所含藏着的某种人生的精义,是欣赏者从作品中概括出来的对人生的感受。它有“说不出”的特点,是靠各人自己去体味得到;它能“显示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黑格尔),并且可以抽象为某种观念形态。
以上这段话听起来不容易弄懂,也难于说清楚,因为它涉及到美学上的较为高深的问题。但是我们总可以举些简单的例子去说明它。
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黑格尔
有的人长得不是很漂亮,穿着也并不时髦,但是看到的人总觉得美,这种感觉是怎样得到的呢?是从这个人的风度神韵中让人领受到的。又如有些诗用了许多华丽的词藻,读过之后反而让人觉得浅薄、觉得无味,很快就会遗忘。有的诗看起来很简单、很朴素,但是每次吟诵,都有新的收获,韵味很长,觉得非常深刻。
举个例来说,唐时刘禹锡有一首小诗叫《乌衣巷》,建议我们都去和孩子一道反复地吟诵这首诗,并且互相交流感受,看能不能悟出些什么来。多次吟诵,当然不是连续地反复读它;而是吟诵一次,想想看有没有感受;隔几天、隔几月、甚至隔几年再吟诵,看看感受又如何。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怀古诗。朱雀桥是横跨南京秦淮河上的一座桥,是通往乌衣巷的唯一的道路。乌衣巷是东晋名流王导和谢安曾经住过的地方,是当时的豪门显贵出入的地方。现在呢?桥边长满了野草,巷口辉映着残阳,昔日那荣华的乌衣巷、繁忙的朱雀桥,如今已是一番冷落和凄凉的景象。诗人把读者带到一个惨淡、寂寥的境地中去,而这境地与昔日的繁华又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宁愿要那种虽然看不见但表现出内在本质的美。 ——泰戈尔
这首诗最耐人寻味的,也就是最有象征意味的是后面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燕子是候鸟,深秋迁往南方,春天又回到旧巢栖息,从前燕子在豪门厅堂的拱檐下筑巢,而今呢?乌衣巷早就改住着普通百姓,燕子依旧,人寰已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