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从以往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上来看,我们时常会发现许多学生会无精打采,无所事事,甚至昏昏欲睡。
这显然达不到我们教学的目的。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的效果要比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要好得多。
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书
读是发展语言的一种最经常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多读,目的是把规范的语言模块整体地储藏到孩子头脑中去。海外的孩子在学中文,说中文时,经常会有着不知怎样用中文去表达的问题,这就表明了孩子在学的时候,缺少“读”。一个人语言的发展要不断吸收规范的语言图示,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语言结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地进行接触,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走进语言。读着读着,一部分语言现象在孩子头脑中积累下来,一旦用时会自然涌上心头。让孩子学会多读,同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
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比如学《捞铁牛》时孩子看到题目很自然会想出很多问题,为什么捞?怎么捞?谁去捞?孩子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已思考过,并且有着解开疑问的欲望。
让学生学会自己说话
海外的孩子缺少说中文的机会,在课堂上,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孩子说的权力,让孩子想说就说,人人参与。在每次的课上,我都会用前十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说话训练。比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教师先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富有儿童情趣的画面立即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有的说乌鸦在树上唱歌,有的说狐狸想吃乌鸦嘴里的肉,正在想办法,有的说狐狸想听乌鸦唱歌。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即刻被调动起来,就为本课的口语交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设孩子与书本的^对面
在课堂中,学完了课文,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课文中的人物^对面。“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让孩子自己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