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学习能力是千差万别的,但儿童的学习能力的发展顺序则是相对固定不变的。一般总是由感觉动作阶段开始,向知觉动作阶段发展,最后是概念符号的智慧。
起初,幼儿的主要活动为大肌肉活动,他们通过爬、翻、滚来接触外部世界,了解外部世界。这种大肌肉活动能力,就是他们的基本的学习能力。通过身体作用于外部世界,幼儿开始对物理世界形成稳固的表象,与此同时,内部的心理世界也从混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过渡。
接下来便是感觉动作的学习。当幼儿会走、会坐之后,他们开始在动作的基础上形成了感觉,并通过感觉与运动的配合,形成较为复杂的身体运动。大概从3~4岁开始,幼儿能够接住物体,会拍球,会骑三轮车,能跳远跑步,身体协调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开始凭借触觉、听觉、嗅觉与味觉来认识事物。在感受事物时,形成较为简单的判断。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活动,儿童基本能够理顺身体感觉运动与外部物理世界的关系,他们眼中,外部物理世界是有序的,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外部物理世界有大有小、有左有右、有上有下、有前有后、有运动有静止、有声音有颜色。另一方面,儿童内心的世界即心灵世界也变得有条理,自己是动作的发出者,动作是有节奏的,可由主观意愿控制的,协调的动作可以达成一定的目的,如只要姿势正确就可以接到球,等等。
在大肌肉动作和感觉动作的发展基础上,儿童开始形成丰富的知觉表象世界。由于动作和感觉能力的提高,学前班或上小学的儿童可利用视知觉或听知觉学习,动作能力仍然必不可少,但许多动作已由知觉所取代。当老师要孩子做某种事情时,孩子不必先模仿该动作,而是能够知觉到老师的手势、表情或言语,并根据对这些信息的记忆去完成某项活动。于是,儿童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就进入了知觉-动作阶段。
在知觉-动作阶段,儿童的视知觉与听知觉是最重要的学习途径。儿童开始利用视知觉辨认有意义的事物,学会区分经验中的对象与背景,辨认相似图形中的不同部分,辨别点、线、面,并能够记忆呈现的图形与文字。在听知觉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儿童开始将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事物相联,辨别不同的发 音并从中提取意义,儿童能够将听到的语音记在大脑中,按照这一指令去行动。现实中,视知觉与听知觉总是与动作反馈相联系的,看见或听到对个体有用的信息,个体便不能不无动于衷。积极地看或积极地听是为了积极地行动。所以,本阶段的知觉发展又离不开动作,只不过在过去的阶段,动作为主,动作诱发知觉;而现在,知觉为主,知觉统辖动作。儿童现在受知觉经验的支配,将头脑中的知觉经验如实画出来,或如实说出来,有能力仿绘,照着某一图形画,或仿说,将大人的话跟着说一遍。而在从前,儿童只是在大量动作中偶尔形成感知觉经验。儿童内部的心理活动占优势了,但动作仍然必不可少,这就是为什么该阶段又叫做知觉-动作统合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发展儿童的视知觉与听知觉能力,尤其是视知觉与动作的统合能力。因为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学习文化课,其听课能力与写作业的能力,都直接依赖知觉-动作统合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