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踏实了。
转念一想,踏实什么呀!儿子从四岁开始,就一人睡一房间,习惯,自然,安稳,舒适。突然,硬把他塞进八人一间的集体宿舍,有问题啊。这个判断来自我的真切感受。想当初,上学、当兵,经受若干年集体宿舍的磨练。结婚后,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那年,部队把我从这个空间拽出来,塞进指挥学院的学员寝室,我愣是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适应不同频率的鼾声、不同音质的磨牙声和不同时段的起夜声。
儿子的强烈反应证实了我的判断。
儿子斩钉截铁地说:不住校!
那坚决的语气,让我想起战争年代的革命志士来。我却不能做刽子手,而是伪装和平使者,耐心地跟儿子谈判。谈判进行得很不顺利,我不得不采取高压政策。儿子在高压下沉默,在沉默中爆发,谈判破裂。整整一天,儿子不理我,回家就关进书房做作业,我故意进去干扰,他起身就进卫生间。我想,我必须让步了,为了儿子的中考,不,为了全家的中考。
我郑重宣布,放弃对儿子住校的要求,前提是必须在家坚持早晚自习。儿子立即跑到客厅,欢呼不住校的胜利,并庄严承诺无论爸妈是否在家,他都自觉坚持早晚自习,并保证一周只上一次网。
接下来的一个月,早自习,基本上泡汤了;晚自习,坚持得还不错。尽管电脑就放在书房,但儿子还是守住了自己的承诺,顽强地抵制住上网的诱惑。老婆责怪我有些放纵孩子,我辩解说,适当的放纵对他的将来有好处,他毕竟还要上高中、上大学,留点余地吧。但我对儿子说,即将进行的诊断考试,可以证明你不住校的选择是否正确。儿子很干脆地回答:考不好,我自己搬到学校去!
诊断考试相当于准中考,共三次,分别叫“一诊”、“二诊”、“三诊”。不得不佩服学校的伟大,将医生诊断患者的谨慎办法引入教学领域,发明了独特的诊断考试。据儿子介绍,一诊摸底,二诊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三诊代替毕业考试。儿子现在应对的是二诊考试。每天回来,我照例要问,感觉如何?儿子说,感觉很好,及格没问题。我知道这小子学我说话,我回应,如果不及格,更理想!祝愿你下一科不及格!有时儿子也会惊叫,完了,老爸,今天没考好。我就说,管他呢,反正不是中考,就当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