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报“赢家前程”版刊登了《中考后,孩子整天呆在房间不出来》一文后,记者的电话几乎没有停歇过,其中有打电话来帮金某出主意的老师、心理医生及其他读者,但更多的是家长,他们并不是来出主意,而是家里也有和文中提及差不多的孩子,想通过“赢家前程”得到帮助。
其间,记者最大的感触是:“现在的学生问题为何如此多?”在与家长沟通时,记者也和他们探讨了这一话题。以下是三位比较典型的家长的看法,虽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出现的问题也不一样,但他们的一些看法也许值得许多家长和老师注意。
建议学校在初中就开设心理课
“建议学校在初中就开设心理课,这个课程不需要很专业,但可以给孩子一个倾诉或释放压力的机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他说,如果学校开设心理课,老师在平时能多关心孩子的心理状况,也许他的孩子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这位先生的孩子曾因不能承受学习压力,不得不在高考前一个学期住院接受心理治疗,放弃高考。他为此痛哭了好几天。他告诉记者,以前他总以孩子很自觉、学习很用功而自豪,却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学校也这样,等孩子真的病了,还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和心理医生多次沟通后,我才知道其实孩子的心理在初中时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老师也没注意到这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这位先生告诉记者,据其了解,大部分初、高中都没有开设心理课,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往往都是自我调节,大部分孩子也许都能成功地自我调节,而也有些像他孩子一样的学生,没能走出这个沼泽,以致越陷越深,最后成病。
“现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太激烈了,致使老师只知道抓学生的成绩,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位先生说,孩子病后,他接触了大量的心理专家和心理知识,现在他明白了心理疏导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他强烈建议学校开设心理课(初中一周至少开设一节、高中一周至少开设两节),让孩子有个倾诉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