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成人一样,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一切不可强求。不过,大致的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早熟和晚熟型。请观察你的上小学的孩子,是早熟已经懂事了,还是依然处在朦胧状态。不要看别的家长都给孩子报什麽班了,学乐器了,等等,就盲目的给孩子报班或逼着孩子学这学那,非但学不到东西,反而引起孩子的反感,影响他以后的学习兴趣。
说说我女儿的事,她属于晚熟的孩子,4岁时幼儿园孩子集体学小提琴,对她来说无疑一场灾难,根本没法学,老师手把手她就是看别处,后来我对老师说随她去吧,没办法。基于这个样子,没去学前班。6岁小学一年级,每天为她的慢动作急死,她就是听不懂你的话,急也没用。由于没上学前班,其他孩子已经识字会算术了,她不会,反正她也不着急。我也不急,因为没用。
直到上了5年级,她突然懂事,知道该干什麽,学习成绩排到了班里前10,期间我始终在观察她到底对什麽感兴趣,参观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各种博物馆,听各类音乐会,买美术书籍看……目的是看她适合做什麽。
5、6年级时一直不用家长操心,自己能乘公交车从学校回家(早晨爸爸顺路送到学校)。作业比较自觉,只是上课听讲不太好,喜欢上课说话 (这有后果的,后面说) ……小学毕业,成绩不错,属中上。
初中:这是个要命的事,别的城市不了解,北京:有人把小升初比做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一点也不过分,竞争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托人,关系,金钱,能想到的都用上了,就为12岁的孩子能进重点中学……
当年由于没有认识到初中的重要性,随便选择了电脑派位,北京实行这种方式已经有几年了,但从近几年看,真正派位的只占到30%不到。70%以上的都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接着说,分配到了一个平均成绩倒着数的一般中学。这就有孩子晚熟的好处了,一般懂事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好朋友都去了好学校,怎麽也得有失落感吧,可当时我孩子很快就适应新学校,结交新同学。“老朋友”照旧联系密切,一点不觉得自卑或失落。同时,我差不多每周同孩子聊天3到4次,聊天的内容涉及广泛,历史,地理,文学,她尤其喜欢古汉语唐诗宋词,世界名著。初一下学期开始让她注意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以备初二时很快接受物理教学。初二又开始谈论一些化学现象,同时推荐读“福尔摩斯探案集”(那可是我当年的最爱呀)其中的一些内容极容易让孩子喜欢上化学实验。还有,从小学5年级开始只要有机会就放上英文带子或CD,MD 听……这样的从容生活我们一家都感到轻松快乐,我们不用赶时间送孩子各种补习班学习,不用花费本不多的金钱请不知效果如何的家教,从初一开始她始终是年级第一的成绩,体育成绩也很优秀(因为幼年身体不太好,练习了4年舞蹈,从9岁开始游泳至今保持,还加上她自己选择的跆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