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牟林,整个斯瓦希里语专业只有16个学生,而且每4年才招一届,这是牟林们来到北外后才知道的。主动填报的、被调剂的,有兴趣的、不愿意学的,几乎一半对一半。平日走在校园或是参加学生活动,相比来自德语、法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等专业的学生,牟林显得另类而孤单。每一次,他都要费很大工夫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专业“我怎么来了这里?我究竟为啥要学这门语言?”对斯瓦希里语有了更多了解的牟林发现,这个专业的前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斯瓦希里语专业曾经辉煌过!”系里的老教授很喜欢用这样的故事鼓励大家:上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北外每年招收两个斯语班,每班20人。当时,我国特别重视与非洲兄弟的关系,北外的斯语毕业生大多去了我国驻非洲当地的大使馆。此后到1970年代兴建坦赞铁路,斯瓦希里语一度可被算作比较热门的语言……然而,牟林从师兄师姐那里了解到,如今肯尼亚、赞比亚等国家同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外交系统已连续几届未在斯语专业招收毕业生了。
系里的年轻教师对这拨抱怨斯瓦希里语的年轻人很看不懂,“你们念的是全国最轻松的一个专业,毕业时会有大把的工作机会找到你头上,干嘛垂头丧气?”斯语确实不难学,就跟学拼音差不多,可将来在国内找工作,斯瓦希里语管啥用呢?牟林开始困惑起来。
国内求职要抛却专业背景
但牟林在非洲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牟林和同学们来到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在当地最好的高校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交流学习半年。当他在非洲街头用不算流利的斯语开口说话时,所有的当地人都高兴地围拢过来,惊讶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居然会讲他们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