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你也知道“好奇心会杀死猫”,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他们更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但许多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好奇、探索心理,认为他们在瞎胡闹“不务正业”,有的还打骂孩子,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更要命的是,很多父母只知道傻傻的告诉孩子,你一定不要动这个,你一定不要去那个地方,你一定不要谈恋爱……你越是不让他们做一些事情,他们就越容易做这些事情。智慧的父母不仅仅是告诉孩子不可以做某些事,还会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做这些事,做这些事可能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当父母把原因清楚地告诉孩子,孩子的好奇心也会有所降低。
反复唠叨,喋喋不休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指的是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个效应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你有没有发现在家庭教育中,你经常犯牧师的错误,比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你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地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结果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他们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越发高亢起来。
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所以不要试图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必须要言而不烦,并且尊重孩子,留给孩子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