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多关注孩子的微妙“细节”

编辑:梅梅教育整理:快乐家庭网点击数:2012-09-26
导语:悲剧的出现依然为社会敲响警钟。近年,本市中小学已陆续设立心理咨询室,并引入心理教师开设相关课程。专家表示,这样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仍存在改进空间。

  前几天,北虹高级中学一高三男生在教学楼4楼纵身跃下,不治身亡。10月9日,云台路一五年级学生亦在家中跳楼身亡。此前的10月8日,中国中学一初二男生亦从教学楼上坠下,所幸被树枝阻挡未有生命危险。

  “十一”长假后,沪上4天连发3起坠楼事件,而其间的10月10日恰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令人扼腕之余,悲剧也引发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对此,心理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意外事件频发并不能简单推导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但也向中小学校和社会发出提醒,业已普及的心理健康教育仍有改进空间。

  “客观地看,几起不幸本身是相互孤立的偶发事件。”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授张海燕说,若就此判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显然并不公允。她分析说,尽管坠楼事件密集发生,但上海的总体自杀率近年呈下降趋势,青少年群体中并未出现增势。“自杀现象不可能绝对预防,如果将其刻意放大,会让学校、政府乃至全社会产生无力感,反而不利于社会心态。”

  不过,悲剧的出现依然为社会敲响警钟。近年,本市中小学已陆续设立心理咨询室,并引入心理教师开设相关课程。专家表示,这样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仍存在改进空间。“中小学生的压力与日俱增,随之带来各种微妙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微小的细节往往是心理波动的先兆。”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沈之菲说,及时发现孩子的微妙变化,对干预可能产生的危机十分重要;而面对众多学生,单靠心理老师显然力不从心。

  沈之菲介绍,她在针对青少年自杀案例的研究和干预中发现,自杀者在事发前往往不会明显流露自杀意向,也很少寻求心理帮助;在周围人的眼里,他们的选择一般没有预兆。但事实上,“几乎每次悲剧发生前都有细微的先兆,只不过在一般人看来太过普通,不容易被发现。”她举例说,有时孩子会随口说出“你们明天就看不到我了”之类的“戏言”,或是将自己最喜爱的东西郑重地赠送给他人,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都应当引起周围人的重视:“也许孩子的心理已经出现震动,这时候予以干预,悲剧很可能会避免。”

  对此,沈之菲建议,在专职心理教师外,与孩子接触频繁的家长及班主任老师也应当接受相关培训,增加心理健康干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留意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而学生本身亦应被吸收进健康干预的队伍中。“比如每个班级都可以安排一个‘心理委员’,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变化。”

  与此同时,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情绪易冲动、考虑欠周全,亦是导致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沈之菲表示,自杀冲动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学校应在平时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加强责任意识、理性思维的教育,这样悲剧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张海燕则表示,个体自杀悲剧发生后,学校和社会更应加强对相关人群开展危机干预。她注意到,北虹中学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对跳楼男生的同学展开心理疏导,此举对避免连锁危机至关重要。

www.52-home.net育儿·健康·亲子·情感·时尚
热点图文
  • 该教育内容还未添加
  •  网站首页快乐家族新好妈咪健康养生休闲时尚情感物语家有儿女妈妈日记成长相册家庭百科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