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父母,原因何在?
现在的孩子都被当“小皇帝”一样照料,怎么还会打父母呢?据姜主任分析,家长过度保护、教育不当是主要原因。青少年学习压力很大,又处于叛逆期,有的孩子情绪控制力比较差,没有感恩心、责任心,冲动之下就打父母。而父母往往对孩子溺爱、忍让、过度保护。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最好的发泄渠道。另外,家长、学校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感恩教育不够。青少年的情商比较低,缺乏自我激励系统。
如何避免青少年家庭暴力问题?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侯先生表示:尊重孩子而不应放纵孩子,要舍得孩子让吃苦,增强情绪控制能力,家长、学校不要只过分追求知识教育,而要注重孩子的德育教育,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如果出现了家庭暴力,家长应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纠正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让孩子多跟同龄的或稍大一点的孩子进行多沟通、交流,家长也可以通过书信跟孩子交流。
针对孩子打父母新型家暴,专家支招
粗疏的父母
丽丽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由于慢性头痛在家休学一年,直到休学的那一天,她才告诉她的父母,她认为没有必要与父母商量。她说冷漠型的父母根本对她的死活没有任何兴趣,父亲在一家工厂上班,母亲经营着一家服装摊,尽管辛苦,生意倒还兴隆。她说:“在我的记忆里,父母从没有参加过我的家长会。”父母对她的学习、生活一直不闻不问,全家3口人很少有机会围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妈妈总是忙于生意,只管每月按时给她生活费,并常常为此牢骚满腹。
当丽丽把休学的消息告诉父母时,满以为母亲会问一句为什么,但首先听到的是训斥与贬低,继而又说:“这样也好,你可以帮我一些忙”,母亲迫不及待地让她去看服装摊位、又叮嘱她以后按时给母亲送饭。愤怒下的丽丽心里难过,冷漠无语。第二天,母亲盼望女儿的身影出现在摊位前,但结果却使她彻底失望,回到家后,开始向女儿大发雷霆,喊叫着以往重复了无数次的话:“难道我的辛苦是为了自己,攒钱还不是为了你们,在钱的问题上我可从没难为过你,难道你还不满意吗?” 丽丽觉得和妈妈的心离得越来越远,只想逃离,不想再听妈妈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