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试着这样做
周弛(杭州馨舟心理咨询中心常务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不是花最多的时间、最大的精力去顺应孩子;而是花有效的时间、有价值的精力去帮助孩子
过去农业社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家庭成员关系密切。现在随着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年轻人对家庭的依赖性大大减弱。与此同时,由于有共同的事业、利益、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共同语言,同一代人的群体,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其次,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和逆反期,有时孩子偏偏和家长对着干,心理上要独立;还有从众心理在作怪,同伴都在追星我不追星显得落后、不合群;再有就是自我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只图自己痛快,不管他人的感受和后果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新移情一族”的现象出现。
做父母面临这种令人尴尬的现象,自然感到伤心、无奈,甚至很生气。但我却认为,问题发生在子女身上,根源却是在父母身上。
一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缺少共同语言。两代人由于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兴趣爱好都不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代沟是永存的。没有代沟,社会就不能向前发展。但在家庭里,代沟表现得尤为尖锐、突出。因为子女与父母之间有不一样的想法时,往往是直言不讳,也不管对方是不是能够接受。所以,子女与父母常常会因为“话不投机半句多”坐不到一起。
二是父母对子女的管理和教育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做父母的希望子女少遇坎坷,少走弯路,因此,常常会不由自主进行指导和管理,或不分场合,絮絮叨叨;或追求完美,一味地批评指责,这使得子女非常反感,从而进行抵触,做父母又因此感到很伤心,便一味地责怪子女不孝敬。其实,不见得是子女不孝敬,而是子女觉得“惹不起躲得起”,对父母“敬而远之”。
要改变这种局面,父母必须正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不再要求子女成为自己的附属品。其次,必须改变管理和教育的方式方法,千方百计保持与子女进行正常沟通的渠道。这方面叶子和徐均两位家长做得不错,可以适当的“放任”和有限度的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