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儿子兴高采烈地跑到我办公室,自信地告诉我:大尺上的1厘米比小尺上的1厘米长。看着儿子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神情,我很是吃惊。
难道儿子今天没有建立好1厘米的概念?还没等我把话说出来,儿子又天真地用小手比画起1厘米来,并且比画得一点也没错。奇怪,既然他已经认识了厘米,建立了1厘米的概念,怎么会突发奇想,产生如此“歪念”?难道另有原因?
我没有立即去纠正儿子的错误,而是先让他说出自己的理由。可笑的是,儿子面对我的疑问,反倒先质问起我来:大尺上的1厘米当然比小尺上的1厘米长了,这还用问吗?边说,边用小手比画小尺上1厘米的长度,接着又用手比画出大尺上1厘米的长度。呵呵,为了表示大尺上的1厘米更长,他明显加上了夸张的动作。这哪里是1厘米,3厘米都不止啦。看着儿子天真的样子,我又好气又好笑。
为了帮助儿子弄明白“不管什么样的尺,1厘米的长度都是一样的”,我拿来几把大小不同的尺,让他分别指出其中的1厘米,并通过比较帮助他弄明白了这一道理。虽然儿子的错误改了过来,但是其他学生是否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是否也在父母的帮助下改正过来了呢?再试想,如果当初教师在备课时能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认知与生活经验,在课堂里设计一个让学生找大尺与小尺中的1厘米的环节,不留给他们产生“歪念”的空间,也许学生就不会产生如此想法,也就不会“请”家长帮忙炒夹生饭了。
由此看来,不同学生的经验背景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只是以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作参考,只愿意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巧妙设计,那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他是一定备不出适合不同学生的课来的,而且,他也只能通过挤占学生更多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中的不足。更严重的是,如果一些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更正,那么他们的错误就会自然而然地保留下来,从而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
因此,我们应不厌其烦地主动亲近学生,了解他们对即将要学的知识有多少了解,看法和想法各是什么,既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引导教学。惟有这样,上文中那些不必要的“突发奇想”才会真正远离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才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