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辗逃亡 奋发学理
1935年邓稼先考入志成中学,认识了高他二级的杨振宁,在杨的帮助下对物理来了兴趣。父亲见儿子喜欢数学,便延师教。儿子呢,常常做题到深夜。第二天母亲见稿纸一地,便理齐交给他。这时也是邓稼先对人生与社会刚有认识之时,却碰上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寇入侵打乱了他平静的读书生活。强烈的民族屈辱感激荡着他的心。他和同学集会,讨论国家前途。日本鬼子规定挂日本旗的地方,人经过要行礼,他深感屈辱宁愿绕道走。
日本侵略者一旦占领中国某地,便强迫学生拿着小旗庆祝。夺了我国土地还让我国学生庆祝?他怒火填膺,气愤之下三下二下将旗帜撕烂,掷在路旁。当晚校长来家说:“日本人在查,很快会有人告发。还是快走吧!到大后方昆明去。"父亲觉得为了安全也只能这样。母亲为儿子准备了行装。临行,一直看着墙上挂着的《完白山人放鹤图》的父亲缓缓将目光移到儿子身上,以一种他从没见过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他:"稼先,我只有一句话,以后你记住: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像我一样学文。学科学对国家才是有用的!"这句话邓稼先牢牢地记住了。并在多年以后,成为国家科学事业的中流砥柱,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翌日,姐弟俩南下经香港到河内,转辗到昆明上了父亲替他选择好的九中。邓稼先在逃亡中读完了中学。1941年考上西南联大物理系。1948年10月赴美,成为普渡大学物理系研究生。
功成愿了 死而无憾
1950年邓稼先拿到博士学位正值新中国建立,他立刻决定回国将自己的才华献给祖国。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一干八年。后经钱三强点将,1958年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任九院理论部主任。开始了长达28年的研制核武器的漫长历程。是核武器研究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
1962年他领导起草第一颗原子弹理论方案,参与、指导核试验爆炸模拟试验,探索氢弹设计原理。原子弹成功后,致力于核武器的实战化、高性能小型化研究。
由于他长期在大西北原子弹基地,与家人长年分开。再逢十年动乱学校没怎么上课,1977年恢复高考时,在内蒙插队,后返京在箱子厂当了四年工人的女儿典典,没学过物理,连牛顿定律都不知道。在短时间内补习中学课程,连老师都说无法补。刚好有工作在京三个月的邓稼先亲自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