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手足胼胝劳工神圣,泥工木工皆为良师
陈鹤琴幼时家境贫赛,6岁丧父,靠母亲帮人家洗涤缝补衣裳鞋袜维持生活,他也帮母亲干过很多零碎杂务。这段经历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习惯。1940年初,陈鹤琴在江西泰和县文江村大岑山上,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他亲自上山,四处勘察,划地340亩为校址。他常单独一人晚上进山,仰望月色,耳听松涛,吟诗道:“青山无垢尘,松涛响断魂。天上唯一月,此间唯一人。”他亲自带领师生开荒筑路,编帘搭屋,把荒山野岭变成了美丽的校园。第二年,他的妻子俞雅琴带着一飞、一心、秀霞、秀瑛4个孩子来到江西泰和县文江村,住进了由他本人亲自设计的一所砖木结构的新居。这所房子看上去倒也不错,只是房间墙壁的砖块裸露在外,既没有抹泥,也没有粉刷。再者,房间里堆放着一些木料,没有桌凳。正当大家感到奇怪时,陈鹤琴对11岁的一飞与9岁的一心说:“这是我特意给你们安排的第一课。”陈鹤琴请来一位泥工师傅,说“他就是你们兄弟俩的老师,你们兄弟俩要好好地向他讨教。”一飞、一心随即挽起袖子,在泥工师傅指导之下干起来了。弄好墙壁之后,陈鹤琴又请来一位木匠师傅,让木匠打造桌凳,让一飞、一心做木匠的下手。陈鹤琴又让秀霞、秀瑛拜当地老农为师,学习编草帘、打草鞋等杂活。四个子女很快适应了江西农村的生活环境,跟老农的孩子有说有笑,打成一片了。房间里里外外装修一新后,陈鹤琴特地用大号毛笔书写了一副对联“手足胼胝劳工神圣,泥工木工皆为良师”,并将它贴在大门上,然后解释给孩子们听。孩子们懂得,劳动人民长年累月干活,手上脚上长出了老茧,而他们的心地是纯朴、善良的,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新中国成立后,陈鹤琴先生担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他的儿子陈一鸣、陈一飞、陈一心,女儿陈秀霞、陈秀瑛、陈秀云都参加了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他最小的16岁的女儿陈秀兰,当时正中学读书,为响应党和政府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要求报名参加南京军事干校。陈鹤琴和其夫人俞雅琴全力支持。后来陈秀兰去了朝鲜,还立了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