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期间他好学勤思,成绩优异,志趣高远,爱好广泛,课余博览群书。思维比一般同学敏捷活跃。他喜欢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喜欢提问,琢磨为什么。这种寻根究底的执著在以后的科研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年后,同行们引用学术用语与他开玩笑:“袁教授,你有那么多常人没有的优点,是不是远缘杂交造成的?”袁隆平回答:“差不多吧,母亲江苏人氏,父亲江西人,个性不同,父亲小聪明多,母亲聪慧善良……”这虽然是说笑戏言,但事实上他确实从父母身上得到了丰厚的给养。
“望子成‘农’”成“神农”
父亲袁兴烈是一位爱国正直的知识分子。后平汉铁路被日寇占领,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冯玉祥将军领导过的西北军,在抗日烽火中成了上校秘书,抗战胜利后在南京政府中任侨务科长。这给了袁隆平深刻的印象,他有了立志报效祖国的宏愿。 他在南京中央大学附属高中部毕业时,父亲希望他考南京名牌大学,学数理化。他却另有打算。他那根深蒂固的忧国爱民振兴中华的情怀,那种探索自然奥秘的献身热望使他决定学农。开明民主的父母,见劝说无效,便尊重他的意愿,长叹一声道:“俗话说望子成‘龙’,我是望子成‘农’了。好在我们袁家先祖世代务农,但愿你这个农民与祖先不同,能超越祖辈,成为新型农民。”他重温少年的梦,考入重庆相辉农学院。(1950年成西南农学院)主修遗传育种学,奠定了他成为“水稻杂交之父”的人生轨迹。
他学习非常努力,学习遗传学的不同流派,为日后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分到安江农技学校当教师。教课以外,他不忘自己的理想,在学校里开始试验,先搞无性杂交。他认定以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指导选育良种,从分子角度找问题,搞清作物遗传内因,是今后途径。就这样他科研选题,从大处着想,与国家的兴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学校试验田频繁出现他的身影。他从不气馁,六年无功,却没有被一次次失败压倒。“平生清苦何所有,水稻为伴书作友”,1966年《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1972年杂交水稻被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全国协作攻关。选海南岛为育种基地。在海南期间父亲病危,父亲理解支持儿子,不让家人通知他。结果等袁隆平回来,父亲已经病逝几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