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奖大会上,朱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给号称“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以极高的评价。他说:“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的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的播种面积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这一划时代的贡献,在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促进世界的粮食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袁隆平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当代神农”。他真的是“神”吗?细察他成长的足迹,我们发现父母对他严格又不失宽松的家庭教育,以及以后对儿子选择的高度尊重的民主作风,是他成材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优良的“远缘杂交”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系钟毓灵秀的庐山脚下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县城。德安西部青竹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起伏,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他先祖世代在此躬耕垄田,繁衍生息。19世纪后期弃农经商,因经营有方,家道日盛;因重视教育,个个出息。祖父袁盛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国时期当选为江西省第一届议会译员,历任德中县高等学校校长、农会会长、广东琼崖行政长官秘书长等职。父亲袁兴烈曾任高等小学校长、督学,后就读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北平铁路局高级职员。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肖马。被称为“调皮的小马驹”。少时他经常闯祸遭罚,做事又显得笨手笨脚。父母想训练和调动他的积极性,要他帮助拿碗,碗却摔破了;要他拿杯,杯掉到地上。但是父母不因为他摔坏了东西便停止差使他,相反更频繁地让他参与。他好奇心特强,有什么问题必追根究底,父母往往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母亲贤慧善良,酷爱花卉。母亲伺弄花卉的时候,小马驹在一旁手忙脚乱地“帮忙”。他爱动脑子,感兴趣的必亲自体验。比如第一次看到荞麦粉,他想弄点尝尝,结果弄得整个成了白粉人。看到木匠钉钉子时嘴衔铁钉,他也拿一个衔嘴里。一个跟斗,铁钉掉进肚子,送到医院才取出来。袁隆平7岁时随父母逃难乘船渡浣江时,被四弟不小心碰了一下掉入江水,幸被船工救起,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游泳。到重庆后,去长江边照图例一步步练习分解动作。一个暑假下来,仰游蛙游来往自如。后又学自由泳。10岁时能横渡长江。他还参加比赛,出人意外地游出了“汉口赛区一百米、四百米自由泳第一名”的成绩。他从小就是这样,一旦认定目标,就百折不回地不达目的不罢休。